而我国除了劣V类河流外,还有约55%的城市黑臭水体。
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双赢之策。其中,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分别使GDP减少0.12%、0.03%,并主要影响火力发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
雾霾的频频爆发已然催生出的一种畸形的经济现象雾霾经济。过去的增长并非实质性增长,把环境治理纳入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的变量,是对过去错误预测泡沫的去杠杆化。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化是治理雾霾的重要一步受雾霾天气影响,各地口罩、空气净化器成了热销货,洗车行业、旅游业及房地产等产业也被带动不少。不过,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雾霾经济作为一种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经济现象,它的存在注定只能是短期性的、不可持续的,将在短暂繁荣后开始走下坡路。同时,也要通过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经济产业,推动绿色生产体系的形成,从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中国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定调的五大理念,绿色发展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国家力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环保部门的审批、监督放权,能在2016年得到怎样的实施成果令人拭目以待。
这份规划中有几个重要议题值得外界关注:首先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尤其是煤炭总量控制是否在规划中得到重视;其次是几个强制性能源措施:如十三五期间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是否不低于18%,碳强度下降目标是否不低于20%,2016年的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标能否超过12.5%。应该吸取去年大面积雾霾的教训,抓好占煤耗30%的散烧煤的管理,同时现有的6000多家煤炭生产企业需要减半。重点野生动物名录修订也将成为常规性工作,而不是如之前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那样,30年后仍很难进行修订。在公众参与方面,随着环境影响评价重心从项目环评逐步转向规划环评,公众参与被进一步前置。
今年中国将举办G20峰会,我们希望看到这20个排放大国显示他们在实施国家自主减排贡献(INDC)方面的进展,并在资金问题上进一步弥合缺口。高胜科 《财经》杂志记者环保部在2015年掀起了环评红顶中介整治风暴, 现在应关注风暴能否持续,针对环评市场的诸多乱象是否有进一步专项整治措施,以及《环评法》修订与环评改革能否厘清思路并大刀阔斧实施。
因此,2016年,国家与地方的环保部门在事与权方面的界限能否清晰,将关乎环保简政放权改革的成败。过去一年,中国对国家公园体制启动了深入研究。不过该版本中仍然将野生动物合理利用作为指导原则之一予以保留,让《野生动物保护法》似乎变成了《野生动物利用法》,相信这方面的争论在今年将成为焦点。因为顽疾已久,一阵风的风暴难以彻底祛毒。
这要求我们用中央政府提出的生态红线理念来指导十三五能源规划,并能在6月之前完成规划的制定。新年伊始,中外对话邀请5位中国环保领域的代表人物,对2016年的中国绿色转型进行展望。雾霾、监督和参与等高频词汇,看起来仍将占领2016年中国环保头条。虽然因为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在短期内恐怕很难制订出一部管理法律,但是对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意义认识却由此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与去年相比,今年应该进一步减少弃风弃光,并讨论可再生能源市场配额制,这可以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我们应该关注政府、企业、NGO如何促使它更好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富裕,同时走一条可持续的绿色道路。
我们预估2016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将下降2.5%到3%。新版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纳入到法律中。
解焱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016年生态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煤炭行业和煤炭的主要消耗行业钢铁、水泥、建材等,去产能都将是今年主要方向。在2016年,我国的环境社会运动会更加广泛、成熟、有序、有效。同时,行政环境公益诉讼的突破也值得期待。我国民众已经觉醒,尽管力量还很薄弱。因为地方环保部门在人力资源、专业水平上的束缚是长期以来的现状,而放权之后是否具备能力做好项目把关、环保监督,为业内人所忧虑。
杨富强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能源和环境高级顾问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定要做好。随着法院、律师、环保NGO在环境法领域的实践与成长,我们预计2016年环境公益诉讼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有所提升,也会看到更多富有针对性的系列案件及预防性案件,如针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物种保护等。
今年的电力改革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售电端的放开,像阿里巴巴这样等有能力帮助消费端节能的企业将有可能参与进来。核电的发展也应该以安全、稳健和高效为前提,年内不应发展内陆核电。
当面对更大的公众参与空间时,能否有足够专业性和动员能力有效参与和推动改变,将成为环保组织和绿色公民们必须回应的一个课题。张伯驹 自然之友总干事2016年,中国的环境法治和公众参与将有更多行动空间与可能性。
修订版强调了野生动物保护对生态和社会的价值。然而目前无论是从自然科学角度还是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对雾霾治理的认识和理解都很缺乏,从而导致治理的力度和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期待在2016年这方面能有所突破,从而使得雾霾治理能更加经济、有效。但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我国环境执法力度在2015年得到显著加强,一系列的环境行政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开始启动。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生效后,2016年1月1日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将开始实施,环保组织和公民有了更多法律依据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自身权益。
在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投入增多,保护力度加强的情况下,中国对超出自然保护区范围的,更加全面的自然保护地的认识和保护将得到加强。王华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雾霾已成为我国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既影响大众身体健康,又影响经济发展甚至社会稳定。
紧随其后,其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与实施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评估。在2016年,我国环境执法能力和力度应该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2016年,中央层面上的环境机构及职能设计会进一步合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协调力度会进一步加强,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会产生更加有效的制约。我们问了两个问题:2016年,中国环境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向?你对新一年的绿色转型有何期待?从这5份侧重点各异的答卷中,我们看到了一张有趣的拼图
2016年,中央层面上的环境机构及职能设计会进一步合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协调力度会进一步加强,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会产生更加有效的制约。我们预估2016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将下降2.5%到3%。不过该版本中仍然将野生动物合理利用作为指导原则之一予以保留,让《野生动物保护法》似乎变成了《野生动物利用法》,相信这方面的争论在今年将成为焦点。在电力行业中,除非有中央特许,应该停止煤电的审批。
在2016年,我国环境执法能力和力度应该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今年的电力改革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售电端的放开,像阿里巴巴这样等有能力帮助消费端节能的企业将有可能参与进来。
张伯驹 自然之友总干事2016年,中国的环境法治和公众参与将有更多行动空间与可能性。在公众参与方面,随着环境影响评价重心从项目环评逐步转向规划环评,公众参与被进一步前置。
该法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已于2015年底发布,2016年修订版本必将颁布。重点野生动物名录修订也将成为常规性工作,而不是如之前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那样,30年后仍很难进行修订。
本文由欢忻鼓舞网浦江两岸打造文旅休闲新空间欢忻鼓舞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美国肯尼迪机场一行李箱被检出疑似危险物品,航站楼一度遭紧急疏散”